“25噸支車架車整車的箱體、燈光、電氣件、橡膠圈等,后天早上必須更換完成,確保車輛按原計劃交付。”3月1日16:40,航天重工總裝車間副主任吳永強向電裝班副班長周建軍下達了“死命令”。
“保證完成任務。”雖然留給班組的時間只有36小時,但對領導分派的緊急任務,周建軍還是不敢有絲毫的折扣。
本來車輛已經全部裝配到位,準備明天裝車發運,想不到卻要臨時更換零部件。周建軍緊急召開臨時班組會,下達緊急任務后,生產任務在電裝班組緊張有序地進行。
由于前期兩臺在礦區服役的25噸車輛部分膠圈不符合要求,在新膠圈剛剛到貨的情況下,公司要求緊急更換,以滿足用戶新的要求。
“大家按周班長的建議,用筆和紙記錄線束點位進行拆裝,標準件全部放在藍盒內,這樣能快速達到最佳狀態,減少調試時間,也減少錯誤率,早點完成任務把產品交給用戶。”老師傅陳文雄向年輕成員傳經送寶。
拆車輛外罩,拆標準件,緊固螺絲螺母……看著噴完漆煥然一新的車輛,電裝班成員卻有點無從下手,生怕把車輛外觀弄臟,更怕把車輛碰壞磕傷。
“找些棉布來,把不需要動的部位全部蓋上,需要動的部位大家一定要小心謹慎。”周建軍提醒班組成員。
車輛被墊上了一層厚厚的棉布,只給需要更換零部件的部位留個口子,就像醫生給患者去手術那樣。
拆完了4個電機箱,再拆完了1個綜合控制箱……時間的腳步在慢慢前行。
有點累,有點乏,還有點想睡覺。
晚上十點,電裝班10多個人仍然圍著車輛轉動。“周登鴻、葉保國、吳典章、鄧曉春留下干通宵,明天白天休息;其他人現在回家休息,大家路上注意安全。”周建軍吩咐班組成員。
一夜無話,一天無話,又到了夜深人靜。
“大家精神一下。抽煙的到指定地點抽根煙去,不抽煙的到外面去跑幾圈,就當是夜練了。”周建軍說完,第一個跑出了車間大門。精神一圈后,大家重新回到了崗位。
拆卸,再裝配,相當于裝配兩臺車輛的任務量,需要的時間遠遠不止三五天,但他們卻要在36小時完成,壓力有多大,勞動強度有多大可想而知。好在“死命令”在前,執行力在后,當36小時后的太陽升起的時候,電裝班組創造了一個不可復制的神話……(應福根文)
|